首页 > 乡村振兴 正文

彩叶草的繁殖与应用(一)

来源:宁夏三农呼叫中心 发布时间:2012-02-17 

  张黎        教授    宁夏大学

  2012-2-17

  彩叶草〔别名〕五色草,洋紫苏,锦紫。
  科属及形态:唇形科,彩叶草属。为多年生草本,但家庭盆栽多作1~2年生栽培,因老株株形难看。盆栽时株高可达30厘米左右。叶在绿色衬底上有紫、粉红、红、淡黄、橙等彩色斑纹,有时也有杂色的品种。叶对生,卵形或圆形。8~9月开花,花小型,淡蓝或白色,自枝顶抽出,无观赏价值,主要用于观叶。
  彩叶草为唇形科鞘蕊花属植物,也称斑叶洋紫苏、锦紫苏。彩叶草叶片鲜艳明亮,叶色极富变化,叶面为绿、红、黄、暗红、紫色等,并具有黄、红、紫等各色斑点,且色彩深浅不同,呈不规则斑块状。
  彩叶草为唇形科鞘蕊花属植物,也称斑叶洋紫苏、锦紫苏。彩叶草叶片鲜艳明亮,叶色极富变化,叶面为绿、红、黄、暗红、紫色等,并具有黄、红、紫等各色斑点,且色彩深浅不同,呈不规则斑块状。目前栽培的彩叶草多为各种颜色的优良杂交种,故称杂种彩叶草。彩叶草为优良的观叶植物,可盆栽观赏,也可配置花坛,枝叶可作为切花材料,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。 
  生物学特性
  彩叶草别名锦紫苏、洋紫苏等,为唇形科鞘蕊花属多年生草本,生产上常用作一二年生栽培。原产印尼爪哇岛,现世界各地广为栽植。坚果表面平滑,种子千粒重2.2-2.8克。彩叶草按园艺形状常分为种子繁殖和营养繁殖两大类型。
  彩叶草喜阳光充足,温暖湿润,通风良好,耐寒力较弱。光线充足使叶色艳丽,但高温强光下色素被破坏,叶色不艳丽。种子发芽适宜温度为22---28℃,冬季越冬温度应高于12℃。喜肥沃疏松,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,水分要控制适中,忌积水。
  生长习性
  彩叶草原产印度尼西亚,性喜温暖,不耐寒,生长适温20℃~25℃;喜阳光充足;喜疏松肥沃、排水良好的土壤;喜湿润,忌积水。原为多年生草本或亚灌木,在我国大多数地区不能露地越冬,故常作一年生栽培。
  彩叶草因原产热带,故性喜温暖,冬季在5℃以上可越冬,但夏季在25℃左右才能很好生长。家庭盆栽在夏季高温时要经常喷水降温,适当遮阴,置于通风的窗口或阳台、天井、庭院的半阴处。
  繁殖
  因穴盘育苗具有节约种子、便于管理、生长健壮、缓苗期短、成苗率高、生产周期短、育苗效率高的优点,所以近年来彩叶草的繁殖多采用穴盘育苗法。根据繁殖的材料,可分为穴盘播种育苗法和穴盘扦插育苗法两种。 
  彩叶草属于唇形花科鞘蕊花属,基本特征是唇形花和彩色叶。扦插和播种是其快速扩繁的常用方法,其中以扦插法应用最广。
  穴盘播种育苗法
  (1)种子
  宜选用籽粒饱满、高活力、高发芽率的种子。在播种前需进行消毒处理,将种子放入50℃~60℃温水中,搅拌20~30分钟。在水中浸泡一段时间,漂去瘪粒,再用清水冲洗干净,滤去水分,风干待用。也可用40%的福尔马林溶液、0.5%的高锰酸钾溶液或0.3%~1.0%的硫酸铜溶液浸泡、冲洗、风干后即可使用。 
  (2)基质
  对基质的基本要求是无菌、无虫卵、无杂物及杂草种子,有良好的保水性和透气性。可选用草炭土、椰糠、珍珠岩、蛭石等基质,常用泥炭土与蛭石,将其按2∶1混合,过筛使用。育苗基质在播种前最好用600~1000倍液的多菌灵或百菌清消毒一次。需要注意的是播种基质中绝不能掺入无机肥,否则会导致不出苗或出苗后死亡。 
  (3)穴盘
  穴盘的规格有288目、200目、128目、50目,因彩叶草的种子重量为每克3300粒,种子较小,故常用288目或200目穴盘。对于使用过的穴盘再次使用,必须进行清洗、消毒,干燥后方可使用,常用600倍液多菌灵、800~1000倍液杀灭尔等杀菌剂洗刷或喷洒,然后用清水冲洗2~3次。 
  播种
  彩叶草的播种育苗,是在微小粒型种子的育苗程序中,创造符合彩叶草种子萌发、幼苗生长所需的诸多环境因素的复杂过程。
  种子播前处理
  彩叶草的苗期一般需要十天,要出齐则为半个月左右。若想缩短苗期,可对种子进行催芽处理。催芽就是将种子和消过毒的壤土混合均匀,喷施0.1%至0.2%的硝酸钾溶液至栽培基质湿润,然后放在21℃至24℃的小环境里进行催芽。待种子“露白”即长出胚根后,就可以播种了。
  育苗土及其消毒

  用珍珠岩、砻糠配制的育苗介质最理想,过筛的腐叶土也可应用,但需经过灭菌剂消毒处理。灭菌最简单的办法是将育苗土装箱后,用沸水喷湿淋透,或者掺拌土壤杀菌剂。